7月2日至4日,高能同步輻射光源(簡稱HEPS)后續線站建設凝聚態物理領域用戶研討會在北京懷柔科學城高能所HEPS綜合實驗樓成功召開。來自全國高校、科研院所及大科學裝置的22家單位的35位用戶專家及HEPS項目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。
高能所副所長、HEPS工程常務副總指揮董宇輝研究員致辭并向與會專家介紹了HEPS項目的工程概況、建設進展及后續線站建設初步規劃。他指出,HEPS是我國“十三五”期間建設的十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,是以解決國家重大需求、推進我國工業創新轉型、助力我國科學家追求世界前沿科學研究為指引而設計和建設的光源,HEPS一期工程將于2025年底建成驗收,為了充分發揮HEPS這一國際先進第四代光源的作用,需盡快啟動后續線站的建設。因此此次研討會目標是進一步明確用戶們的科學需求和技術需求,助力后續線站的建設規劃和設計。
研討會上,與會專家代表圍繞“強關聯與超導”和“磁性與多鐵”兩大主題,詳細報告了凝聚態物理前沿科學問題、未來發展方向、當前研究表征中的難點痛點,以及對HEPS的迫切需求。基于報告內容和會前征集的科學需求,線站人員與專家們展開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,極大地促進了雙方的相互理解和共識形成。會議還專門組織了HEPS實驗方法需求的專題討論。與會專家重點研討了多個關鍵科學方向,并一致強烈呼吁盡快啟動HEPS后續線站建設,以充分發揮HEPS在凝聚態物理前沿科技攻關和科學探索中的核心支撐作用,服務國家重大技術升級與科技創新需求。
此次研討會成功搭建了凝聚態物理領域用戶專家與HEPS線站團隊之間的合作橋梁。雙方均表示希望持續開展此類深度交流,共同為解決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和推動技術升級貢獻力量。更重要的是,本次研討會深入梳理和明確了凝聚態物理領域用戶的核心需求,為HEPS后續相關線站的建設規劃和設計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。
上海交通大學、上海科技大學、山東大學、北京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、北京理工大學、北京科技大學、北京化工大學、東南大學、蘭州大學、南方科技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浙江大學、燕山大學、安徽大學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河南理工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、物理研究所、上海微系統研究所、高壓科學研究中心(北京)等科研院校代表出席會議。?研討會由高能所賈遜(特聘青年研究員)、張玉駿(副研究員)、蘆聰(副研究員)和任哲(特聘青年研究員)共同召集。
附件下載: